如何落實“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上海的回答斬釘截鐵:“一網通辦”。如何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效勞效能?上海政府職能部門的定位清晰明確:當好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作為全國産業密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平均每天誕制造業超過1000家。為了讓産業不戴镣铐、輕裝上陣,堪稱“上海速度”的“一網通辦”通過“指尖”上的改革,為産業和群眾殷勤當好“店小二”,從“面對面”轉向“鍵對鍵”,從“最多跑一次”轉向“一次不用跑”。
解題工業“放管服”改革和地方政府“一網通辦”改革要求,上海市煙草專賣局自覺當好效勞零售顧客和辦證群眾的“店小二”,成為首批將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納入“一網通辦”總門戶的單位,努力達成互聯網與政務效勞的深度融合。
隨着這場“指尖”上的改革走向深入,由煙草部門參與頒發的全國首張工業彙總許可證落戶上海浦東,“一業一證”作為全國首創性的改革浮出水面。
什麼是“一業一證”?“一業一證”和“一網通辦”是什麼關系?“一業一證”和“一網通辦”的煙草實踐有什麼意義?善於“四兩撥千斤”的“上海樣本”背後有着值得尋味的觀察與思考。
一碼收納五張證 五天開出一家店
“煙草步伐”緊跟“浦東速度”
以前開一家便利店要辦5張證,現在只要一張彙總許可證;以前辦完證件至少需要38個工作日,現在只要5個工作日……今年7月31日,上海浦東新區舉行“一業一證”改革發布會暨首批頒證儀式,便利店工業彙總許可證率先落地,3家蘇寧小店成為首批受益者。
在全國首張工業彙總許可證上,除了經營者名稱、許可證編號、社會信用代碼等基本信息,最大的看點就是許可證上的二維碼,一碼收納五張證,五天開出一家店。
根據審批事項,開一家便利店需要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酒類商品零售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和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5張證件。按照流程,改革前,産業需要準備5套材料,跑5個窗口。改革後,産業只要準備一套申請材料,登錄上海市“一網通辦”平臺“一業一證”模塊進行網上申請,5天後就可收到短信通告,審批完成後領取一張彙總許可證就能開門營業。
作為一項首創性改革,它的名字叫做“一業一證”。四年前,浦東新區在全國率先試點“證照分離”;四年後,開改革先河的浦東又在“照後減證”上下功夫,選取便利店、體育健身場館等10個工業,在全國率先開展“一業一證”試點。
表面上看,“一業一證”是行政許可由“多證”變為“一證”。本質上看,“一業一證”把一個工業準入在“政府側”涉及的多個審批事項整合為“産業側”的一張許可證,從“以部門為核心”的單個事項改革轉向“以産業為核心”的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對於優化營商環境、增進市場主體獲得感具有重要意義。
那麼,“一證準營”如何達成?
改革的難點,也是改革的關鍵點,就是“一標核準”。流程上由“串聯”變“並聯”,材料上由“多套”變“一套”,需要梳理一個工業涉及的多個事項審批程序,在提前效勞、材料審核、現場檢查等環節再造審批流程。在5個工作日內,多個審批部門需要“手牽手”同時“動起來”,一個部門出現“卡頓”,就會造成整個流程“死機”。
圍繞産業的“一件事”,浦東新區實施“一帽牽頭”,一個工業由一個部門牽頭建立“放管服”高效協同機製;啟動“一鍵定位”,達成審批導引從“模糊查找”變為“個性定製”;采取“一單告知”,形成一張對審批條件標準化集成的告知單;應用“一表申請”,將多張申請表集成為一張申請表,表格從申請材料中抓取數據自動填寫,申請人角色由“填表人”變為“核對人”。
對於涉及煙草審批事項的便利店工業“一業一證”改革,“煙草步伐”緊跟“浦東速度”。上海市局要求浦東新區煙草專賣局按照“積極配合、加強溝通、明確要點、守好底線”的原則,主動融入改革大局,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出證。
7月10日,浦東新區局與浦東新區審改辦就便利店工業“一業一證”改革試點進行了充分溝通,圍繞許可證業態定義標準、許可證有效年限設置、經營場所“亮證經營”、煙草行政許可審批系統對接“一網通辦”平臺“一業一證”模塊等問題深入交流、達成共識。
7月26日,上海蘇寧小店通過“一網通辦”平臺“一業一證”模塊向浦東新區行政審批部門遞交了便利店工業行政許可申請材料,平臺對申請材料復核後將其轉至各行政審批單位。接到蘇寧小店的申請,浦東新區局立即組織專賣人員進行實地勘驗、數據回傳,並於7月30日將核發的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遞交浦東新區行政審批局,作為核發工業彙總許可證的依據。
從試點成效看,“一業一證”不僅“提速”,更是“提質”,不僅“減證”,更是“簡政”。以便利店為例,過去需要填寫9張表格,現在只需1張;過去需要填寫313項填表要素,現在只需填寫98項;過去需要準備53份材料,現在只需準備10份,達成審批時限、填表要素、申請材料“三壓減”。
“一業一證”改革把原來簡單堆砌的事項清單和審批要素拆分為最小單元,按照“千企千面”的市場主體特征進行自由組合,形成定製化告知單、申請表和材料清單,真正做到“産業點菜、政府端菜”。而對於煙草部門來說,融入“大政務”,當好“店小二”,“一個竈裏做飯”不僅考驗切菜的“刀工”,更加考驗烹饪的“火候”,同樣是一場刀刃向內的改革。
“一業一證”的實質是“一體政務”,而“一體政務”的基礎是“一網通辦”。在“一業一證”改革之前,走針織網間——大事小事“隨申辦” 足不出戶“零往返”“一網通辦”帶來“網購體驗”。
“刷臉就可以辦證,比網購還快,給你們點贊。”前不久,上海黃浦區的一位市民通過“隨申辦”App中臉部特征“掃一掃”的方式,成功註冊“一網通辦”並完成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新辦申請。無需攜帶身份證,無需提交工商營業執照原件和復印件,“一鍵申請”的背後是公安人口數據、工商登記數據、個人信用信息的互通,是“一網通辦”的直達。
上海是較早提出“一網通辦”的城市,以“中國上海”為總門戶,以“隨申辦”App為移動端載體,為公眾供應一體化政務效勞。如今,隨着多個省市“一網通辦”平臺相繼上線,省級政務效勞平臺建設不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
相比於一些簡單跳轉鏈接式的省級政務效勞平臺,上海的“一網通辦”無疑是全國的“尖子生”。今年年初,“隨申辦”成為全國首個突破千萬用戶的政府效勞移動平臺。上海已有近800萬個人用戶在“一網通辦”實名建立檔案,占常住人口三成以上;近200萬産業法人建立産業檔案,約占設立産業的九成。
“一網通辦”的順利開展,源自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流程重塑和數據共享。依托“平臺大腦”上海大數據核心,“一網通辦”為個人和産業“畫像”,按照人生事件、人群、職業等類別,貼上一個個“標簽”,形成了個性化的“一人一檔”和“一企一檔”,進而“善解人意”地推送效勞。
“善解人意”的效勞就包括煙草專賣零售許可受理效勞。面對全市4萬多家零售顧客和持續增多的辦證群眾,上海市局是首批將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納入“一網通辦”總門戶的單位之一。
從紙質提交轉變為數據上傳,從窗口排隊轉變為網上辦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受理效勞的上海模式不是簡單的“線上搬家”,而是以大數據思維重塑管理流程,達成“一網通辦、一鍵可達”。
凡是能通過後臺調取的數據,一律免填;凡是能自行驗證的證明材料,一律免報;凡是能整合的操作步驟,一律整合。上海市局第一時間解決開發標準不一、數據結構相異的技藝問題,快速從共享數據庫自動提取用戶關聯身份、證照等信息,讓一組組數據奔跑起來。
當申請人在“一網通辦”平臺實名認證後,身份信息可以自動獲取並導入網上辦證界面,其所需填報的資料大幅減少,鼠標點點即可完成。對於新辦之外的延續、變更、停業、恢復營業、補辦、歇業等許可事項,通過電子證照庫獲取相關登記信息,更是可以做到“一鍵可達”。
如今,在上海,煙草專賣零售許可七大類審批事項已經全部達成網上辦理,真正融入了大數據管理格局。尤其是隨着政務效勞移動平臺的上線,大事小事“隨申辦”,足不出戶“零往返”,政務效勞像網購一樣便捷。
如此一來,由於辦證流程不熟悉、資料準備不齊全導致申請人“折返跑”的狀況成為過去。對下足“繡花功夫”的上海市局來說,網上申請實時受理、現場勘驗實時審核、辦理結果實時公開,數據“代步”帶來審批“提速”,“一網通辦”帶來“網購體驗”。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局網上業務受理數量超過5000件,“一網通辦”比例接近80%;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網上辦理從受理到決定平均辦結時間為2.89天,大大低於國家局要求的8個工作日。
從“創建年”到“攻堅年”,從迷人承諾到落地改革,上海進一步提出“達成審批時限平均減少一半,達成提交材料平均減少一半;新增100項業務流程優化再造事項,新增100項個人事項全市通辦”的“雙減半”“雙100”目標。
面對“雙減半”“雙100”目標,上海市局逐步從行政本位轉向用戶思維,對當好效勞産業和群眾的“店小二”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他們着力通過線下的“一個窗”和線上的“一個網”搭起效勞的“一個站”,助力“一網通辦”走得更遠。
“指尖”上的輕輕一點,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點到了行政審批的“痛點”和“堵點”。“一網通辦”這場“指尖”上的改革,同“負面清單”“營改增”試點一樣,動的都是政府的奶酪,改善的是市場營商環境,催生的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高品質擴展。
以上便是香煙網小編為大家展現的對于上海市局推進煙草“一業一證”改革措施 促進一網通辦的效率的相關內容,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對於煙草改革的相關信息更加了解呢,想要了解另外內容恭迎點擊:煙草許可證怎麼辦 辦證後一直未訂煙會被收回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