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擴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回顧煙草零售市場監管範圍改革走過的道路,零售市場監管的體系、模式和方法在堅持和完善煙草專賣製度前提下,也經歷了趨向現代化的過程。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局整合市場監管信息化和監管改革兩項工作,持續完善監管體系,探索更新監管模式,積極改進監管方法,達成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APCD工作法的落地實施,改革活力不斷得到釋放。同時,面對國家信用體系建設步伐的加快,移動互聯網效勞的迅速普及,大數據技藝應用的不斷加深,煙草零售市場監管範圍也仍然有巨大的改革潛力。
煙草專賣製度建立初期,零售市場監管的體系尚未建立,管理方式較為被動和粗放,專賣市場監管隊伍人員也很少,主要依靠舉報線索辦案的方式開展工作。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為了凈化卷煙市場環境,幫助經銷網絡建設,提高工業整體經濟績效,各級煙草專賣局開始逐步完善專賣市場監管隊伍,積極引入網格化管理方法,加強煙草零售市場範圍監管。
組建專業化監管隊伍。全國各地市級局、縣級局陸續組建了專門開展煙草零售市場檢查的執法隊伍,加強案件稽查人員隊伍建設,開展零售市場清理行動,協助公安機關查辦涉煙刑事案件,集中力量對各地大規模的卷煙批發市場進行查處和取締。結合零售市場形勢的好轉,各地還進一步完善零售許可管理,定期檢查零售戶是否有批發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進行監管方式的嘗試和探索,形成零售市場監管的初步格局。
開展戶籍化管理。借鑒公安機關戶籍化管理經驗,2001年,國家局印發《對于卷煙市場戶籍化管理的實施意見》,召開全國煙草專賣戶籍化管理現場會,按照屬地管理、責任到人的原則,煙草零售市場監管網絡和卷煙銷售網絡同步延伸,形成管理到戶、宣傳到戶、效勞到戶的零售市場監管網絡,同時,引入“市場凈化率”指標,推動各地開展凈化率達標活動,考核各地零售市場監管成效。
形成巡查走訪的工作模式。在確立戶籍化管理的基本方式後,各地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又進一步深化網格化管理,在市場監管所(隊)轄區範圍內,將轄區零售市場細分為各個地理單元網格,指定市場監管人員專人負責,每個網格負責人監管200戶左右的零售戶。網格負責人需要收集整理零售戶信息,按照工作計劃,單人或組隊對網格內零售戶巡查走訪,確保一定時間內對網格所有零售戶做到全覆盖。
2010年以來,隨着卷煙經營行為全面規範,網格化管理格局基本完善,全國卷煙零售市場秩序總體保持了較好水平,各地借力優秀縣級局創建活動,大幅度改善基層市場監管所(隊)的硬件水平,市場監管隊伍進一步強化。但也仍存在各地市場監管人員製訂檢查計劃和巡查路線時過於機械,檢查次數較為頻繁,實際檢查過程流於形式,導致檢查能夠發現問題的情況較少,對零售戶的正常經營活動存在一定幹擾等問題。為深入提高零售市場監管的效率和水平,國家局着手開展了市場監管改革工作。
形成APCD市場檢查工作法。為推動各地零售市場監管模式適應形勢,轉型創新,國家局組織在貴州、浙江、山東、北京、雲南等地開展試點,取得良好成效。在試點基礎上,2013年,國家局組織編寫了《煙草零售市場檢查工作指引》,形成零售市場檢查APCD(分析、計劃、檢查、處理)工作法,要求市場監管人員加強市場分析,帶着問題上市場。煙草專賣製度下的零售市場監管具有監管對象信息大數據集成的優勢,市場監管人員通過對監管對象經營數據、案件數據等信息的組合分析,可以初步確定存在異常問題的監管對象,檢查工作針對性大大提高,同時,對於監管記錄良好、未發現異常問題的監管對象減少檢查次數,減少了對零售戶的幹擾。
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是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效勞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完善事中事後監管的關鍵環節,在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範性和有效性,減輕産業負擔和減少權力尋租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對于推廣隨機抽查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通告》等要求,國家局製訂了《專賣監管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專賣監管隨機抽查工作細則》,並向社會公開,同時,積極指導各地建立“兩庫”,研究隨機抽查結果信息公開的途徑,配合做好執法監管信息共享。在監管實踐中,研究將APCD工作法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結合,即首先應用APCD工作法,對發現異常問題的零售戶開展檢查,然後對未發現問題的零售戶用隨機抽查的方式開展檢查,進一步降低市場檢查頻率,更好地維持公平、健康的市場秩序。
以信息化建設確保改革落地達成。為確保能夠在全國33個省級局、400多個地市級局、2000多個縣級局同步,高水平達成APCD工作法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2016年以來,結合社會擴展趨勢和工業特點,國家局將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與推進監管改革深入結合,在全國市場監管信息系統建設中,開發了零售市場監管工作平臺,形成零售市場數據庫,達成了APCD工作法與隨機檢查性能的融合應用。通過在全國範圍完成市場監管信息系統的上線運行,推動零售市場監管改革的有效落地達成,改變了缺乏市場分析工具的困局,解決了早期隨機抽查中的程序規範問題。此外,借助對系統運行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展現,國家局還可以及時發現各地開展監管改革的進展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各地深入落實改革要求。
2018年,國務院審時度勢,進一步提出要推動開展市場監管範圍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創新,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效勞”,加快建設“互聯網+監管”,積極開展“智慧監管”“信用監管”的實踐,達成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國家擴展的新形勢,我們也應當進一步推動零售市場監管範圍的監管創新,達成煙草市場監管的現代化。
轉變市場監管工作理念。長期以來,各級煙草專賣管理部門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提高假煙案件辦理和卷煙規範經營上,而在社會公眾效勞上尚有很大空間可拓展。當前,煙草市場監管信息化工作平臺已初步建成,使用水平不斷提升,除了發揮其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的作用外,還應樹立專賣為社會效勞的理念,進一步深化開發應用,積極探索“互聯網+專賣”公眾效勞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其匯集卷煙零售市場數據、貫通從國家局到一線市場監管人員工作的能力和潛力,着力解決消費者在煙草消費中的需求痛點、零售戶在傳統渠道中的經營難點,將市場監管的工作重心從關註內部工作效率、水平,轉向更加關註外部社會公眾的效勞效果。
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機製。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進入快車道,我們應當積極探索實施零售市場信用監管,及時融入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整體進展中。加強與市場監管、公安、司法的信用信息共享,整合零售戶的市場檢查記錄、煙草行政處罰記錄、其他部門共享信用記錄,結合消費者評價信息,形成卷煙零售戶信用記錄。以信用信息公示為切入點,向社會公眾供應移動應用效勞,整合完善“12313”投訴舉報平臺,形成零售市場信用信息的變化管理。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達成零售戶線下到線上的跨越,在不改變現有專賣管理製度的前提下,進一步鞏固煙草零售網絡,為工業迎接電子商務大擴展的挑戰做好準備。
探索監管大數據智慧應用。市場監管信息化工作平臺已匯集了全國卷煙零售戶證件、經銷、案件、物流、市管五大類信息,形成目前工業最大的零售市場數據庫,我們已經開始嘗試策劃關鍵績效指標,系統自動采集和計算指標結果,大屏參考平臺實時展現,有效監督各地監管改革工作進展。未來,隨着信用監管機製的建立,可以進一步獲得來自消費者、零售戶的更加豐富的零售市場數據,通過對消費行為、經營行為等數據的挖掘研究,可以幫助專賣市場秩序評價、經銷市場研究等多方面數據應用,助力煙草工業的高品質擴展。
以上便是香煙網小編為大家展現的對于煙草零售市場監管範圍改革歷程與展望!的相關內容,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對於煙草零售市場的相關信息更加了解呢,想要了解另外內容恭迎點擊:煙草零售經營入門需知哪些規定 看完這三點你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