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雲南卷煙市場結構與銷量提升面臨瓶頸,究其原因,在於品類斷層和批發價低於同價位。保山市公司按照雲南省局( 公司) 推動“兩個上移”工作要求,把價位上移和品類上移落腳在品類經銷上,探索結構提升新方向。
保山煙草以“品類作為市場真實需求”,把“品類”貫穿到整個經銷工作過程,按照“探索品類經銷,開展消費引導,推動兩個上移”的工作思路,通過製定品類劃分標準,分析品類缺陷,規劃擴展目標; 開展品類維度顧客類別,創新款類投放方式,把品類結構提升貫徹到零售顧客,達成品類均衡供應,精準滿足貨源需求; 建立零售顧客品類經營指導,開展消費者品類結構引導活動,推進經銷工作重心由銷量、結構向品類結構提升轉移。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劃分品類格局
消費價錢相近卷煙商品的消費者往往在經濟狀況、身份地位、消費品味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打破原有卷煙1-5類煙劃分方法,從市場價錢角度分析卷煙銷售。2014年保山市各價位卷煙銷量通過眾數核心類別法,將保山市卷煙品類共劃分為8大類。5. 5 元以下為品類8,6 元至8. 5 元為品類7,9 元至 11元為品類6,11. 5元至17元為品類 5,17. 5元至31元品類4,31. 5元至49. 5元為品類3,50元至70元為品類2,80至100元為品類1。按照品類劃分結果,對保山2013年,2014年品類分析,發現品類1(80元價位)和品類2(60元價位)的銷量同比下滑,品類5(13元價位) 的占比嚴重偏低,已出現斷層情況,且增長幅度較低。基於上述分析,明確2015年各品類占比目標,銷量目標,並製定品類擴展策略: 引導品類8消費群向品類7上移,品類7消費群向品類6上移,形成品類水平上移。建立品類5規模性消費群,引導品類6消費群向品類5轉移; 進一步引導品類1、品類2消費。
二、細分需求,劃分顧客品類類組
零售顧客需求是消費需求的分割與匯總,從品類維度開展零售顧客分析,掌握某零售顧客歷史銷售占比情況,由於各零售顧客八個品類的占比不同,需求也不相同,因此,保山市從品類需求角度開展零售顧客品類維度類別。采用聚類分析法,將需求相似的零售顧客分為一類; 按照品類的劃分,分析每個零售戶8個品類占比,應用 K—均值快速聚類方法,通過驗證,形成25個品類類組。結合6個規模類組,去掉空缺的類,最終確定按品類劃分的有效顧客類別數為74類。按品類維度進行顧客類別,可以更明確的區分零售顧客不同需求,發現零售顧客經營存在問題的和經營提升方向。
三、轉變貨源分配思路,創新款類投放
由圖4所示,類組26 顧客平均單包價12. 50元/包,類組27顧客平均單包價為12. 09元/包。從傳統結構角度類別,很難區分兩類顧客經營區別,兩類顧客在同一類組下進行貨源供應,必然帶來本地市場內供求的不均衡,極易出現窜貨狀況。因此,保山市以品類維度顧客類別方法為依托,轉變傳統的貨源投放方式,不再以零售顧客結構作為投放依據,而是按照零售顧客各品類經營能力來進行貨源分配,另外參考顧客品類占比,以使貨源投放更加貼近零售顧客真實需求。
首先,分析歷史數據,製定各類組顧客各品類銷量權重; 其次,嚴格按照品類銷量占比分配各類組貨源。顧客類組規格投放量=格投總投放量* 顧客品類銷量占全市品類銷量比重。品類維度貨源投放重點參考品類銷量占比,能有效避免將零售顧客不需要的貨源供應給零售顧客,更容易形成貨源激勵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