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載歲月峥嵘,七十載光輝鑄就。從被外資擠壓到牢牢占據中國市場,新中國成立70年來,民族卷煙品牌書寫的,是一段中國品牌自力更生、自主擴展、令世界刮目的精彩華章。
品牌為果,奮鬥是因。民族卷煙品牌崛起的背後,是幾代煙草人數十年如一日的風雨砥砺、昂首奮進,亦是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故事的又一演绎。民族卷煙品牌的擴展,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泾渭分明。鴉片戰爭以降,中國沦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權遭受嚴重破壞,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瘋狂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的“樂土”長達一個世紀之久。
由於對煙草缺乏必要的稅收政策,且海關稅稅率遠低於彼時世界各國,刺激了外國資本向中國傾銷煙草。1915~1935年間,中國煙草貿易每年入超差額均在數千萬海關兩。為攫取超額利潤,1902年英美煙公司開始在華投資設廠,並取得中國煙葉和卷煙供、產、銷及外貿的壟斷地位,嚴重壓製了我國民族煙草業的擴展。
至新中國成立前,國內卷煙市場70%的份額為外資壟斷,高級卷煙原料的80%~90%、低檔卷煙原料的40%~50%均需美國煙葉。
先有西方入侵,後有日寇蠶食,風雨飄搖,民族卷煙品牌“實業救國”的夢想註定無處安放。1903年,北洋煙草公司推出“龍珠”卷煙,是為中國第一個卷煙品牌。其後近半個世紀,廣東南洋煙草公司的“雙喜”“飛馬”,亞細亞煙草公司的“重九”,華成煙草股份有限公司的“金鼠”“迷人”,華商戰警堂的“泰山”,中國光明兄弟煙廠的“南京”等卷煙品牌相繼湧現,抗衡“紅錫包”“老刀牌”“綠錫包”等洋煙,但終受不平等稅負、産業規模小、技藝水平低等因素影響,生存艱難,經營慘淡。
外國資本掠奪之深重、民族産業經營之式微,竟至於新中國成立後,偌大一個中國,拿不出一包可用於招待外賓的國產甲級煙!
1949年,神州大地換了人間,民族卷煙品牌迎來新生。
作為新政權稅收的重要來源,卷煙工業的擴展受到中央高層關註。國民經濟恢復和“一五”時期,國家對煙草工業逐步實行集中統一管理,並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卷煙品牌雜亂繁多、生產銷售混亂不堪的局面得到控製。“二五”時期,由於機構精簡、産業下放,卷煙牌號驟增、產品質大幅下降。1963年,中央試辦煙草托拉斯,卷煙牌號由900多個精簡壓縮為428個,名優卷煙較快增長。“文革”開始後,産業再次下放,卷煙粗製濫造、高料低用、降價競銷狀況嚴重,國家稅收大量流失。
盡管數度沈浮、幾經興衰,民族卷煙品牌的擴展畢竟今非昔比。它不再是外國資本掠奪的工具、傾軋的“靶子”,成為國家積累資本、增加收入的重要載體;它洗去了洋煙的影響,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基本形成中國卷煙品牌烤煙型風格特征;一批自主研製生產、以“中華”“黃金葉”“雲煙”“紅塔山”“利群”“白沙”“貴煙”等為代表的品牌相繼誕生、自在成長,並在不久後成為民族卷煙做大做強、抗擊外煙的生力軍。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拂來融入世界的重大機遇,也帶來了殘酷的國際競爭。
20世紀70年代末,“555”“萬寶路”“骆驼”等先後進入中國,清一色濾嘴煙的高檔卷煙形象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追捧。
其時,我國卷煙生產力極為低下,卷煙設備多為20世紀30年代的機器,1978年濾嘴煙僅占總產量的0.6%。卷煙市場上,滬產煙最為暢銷,但極度緊缺。與之相對的,是全國卷煙生產銷售亂象横生,計劃外煙廠生產的諸多卷煙低質低價、嚴重積壓,彼時我國煙草業每年稅利不過數十億元,但卷煙削價處理損失就達1億多元。
1982年,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立,對煙草工業實行產供銷、人財物、內外貿的集中統一管理。民族卷煙品牌迎來擴展的春天。
排除萬難建,大刀闊斧砍。組建上劃、關停並轉,強有力的“行政之手”,迅速止住了煙草工業嚴重下滑的態勢。至1983年年底,300多家小煙廠基本關停;至1986年年底,全國卷煙品牌消減三分之一,“千軍萬馬搶市場,惡性競爭起烽煙”的局面初步遏製。
與此同時,針對高檔煙嚴重脫銷、低檔煙積壓過多狀況,總公司着力調整商品結構,大力實施增產甲級煙、濾嘴煙的名牌戰略,精簡牌號、定點生產,並狠抓煙葉基礎,推行品質管理,實施技藝改造,引導産業增強商品意識。
緊扣時代脈搏和擴展主題,雲南煙草工業率先變革。玉溪卷煙廠用好稅前還貸政策,在工業內率先進行第一輪大規模高起點的技藝改造,並大抓原料“第一車間”建設,嚴格産業管理,改革用工製度,激發員工活力,卷煙產品質大幅提升,“紅塔山”自此崛起,在全國乃至亞洲市場廣受恭迎,增強了消費者對民族卷煙品牌的信心,為日後諸多民族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樹立了標桿。
1987年,工業開始名優煙評選,51個牌號獲評“暢銷牌號”。1988年7月,國務院發文,放開13種名優煙價錢。其中,雲產卷煙9種,產量占85%以上。
名優煙評選、市場價錢放開,成為卷煙品牌擴展的風向標。以“紅塔山”“雲煙”等為代表的84毫米翻盖硬包濾嘴煙,引領國產卷煙從品牌內涵到外延觀念及技藝的革命性變遷。
“六五”“七五”技改的順利實施,使我國卷煙生產力大幅提升。至1990年,全國卷煙產量比1981年增長90.7%,甲級煙增長7倍,濾嘴煙增長15.3倍,我國徹底告別憑票供應的卷煙緊缺時代。
“東方風來滿眼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掀起改革開放第二波浪潮,我國卷煙消費市場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挺過“三年限產壓庫”的艱難時刻,煙草工業緊扣消費升級需求,從“產量速度效益型”向“品質、品種、結構效益型”轉型。民族卷煙工業不折不扣落實“科學技藝是第一生產力”思想,聚焦商品研制,全方位提升品牌技藝、管理、經銷、文化等能力。
1993年,蚌埠卷煙廠研製出具有獨特配方和新穎包裝的“特製黃山”,“黃山潮”從皖江大地席卷全國市場。當年,紅河卷煙廠亦毅然停掉其他牌號,集中優勢資源生產“紅河”,為其奔騰九州埋下伏筆。
1994年,常德卷煙廠作出“生產一包20多元錢、20年不落後的商品”決策,着力提高商品科技含量,打造煙中精品“芙蓉王”,引起業內外轟動,書寫了“王煙出,常煙興”“王煙鬼酒香妃茶,湖南三絕走天下”的傳奇篇章。
由是,高檔卷煙市場烽煙四起,高端品牌進入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1994年,“大紅鷹”“金聖”等創牌;1995年,“七匹狼”創牌,“利群”“白沙”等老牌翻新。據分析,1995年全國30家大中型骨幹煙廠中,有7家開發了卷煙新牌號,17家對老牌號進行改造,改造牌號多達40個。
一批高品質、高品位的高檔煙品牌就此崛起,打破了滬、滇高檔煙一統天下的局面。技改帶來的生產水平飛躍,加之對市場需求的深耕,使得民族品牌卷煙已與洋煙不相上下,一些品牌品質、包裝、市場信誉超過國際知名品牌,深受消費者恭迎。
“我們與外煙,差距到底在哪兒?”世紀之交,一個靈魂之問反復拷打着中國煙草人的內心,引發全工業長達數年的集體思考和集體焦慮。
站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門槛邊,中國煙草人深刻認識到內“憂”外“患”並存的境況。
至20世紀末,歷經四次重組浪潮,幾大國際煙草巨頭控製着全球煙草及製品交易的80%以上,占其效益的90%左右。它們早就對中國市場摩拳擦掌,並采取設辦事處、廣告贊助等方式不斷滲透。
反觀中國煙草業,“散亂低”格局並未根本改觀,持有全球最大市場規模的中國煙草卷煙品牌眾多,但受地區封鎖等影響,最大名優品牌“紅塔山”1999年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竟不及3%,而“萬寶路”在美國本土的市場份額高達35.3%。
“中國煙草業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深重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擔當精神,促使中國煙草人上下一心、背水一戰,堅定實施“大市場、大産業、大品牌”擴展戰略,成就了一個改革潮湧、擴展飛速的“黃金時代”。
關小、工商分開、聯合重組、理順產權、整合品牌、擴展中式卷煙、建立董事會、卷煙上水平……煙草工業21世紀頭10年的“大品牌”之路,行進得波澜壯闊、步履铿锵,改革新措疊出,擴展亮點紛呈。
改革,是為了更好地擴展。聚焦擴展,首先解決的就是方向問題。
自1979~1980年輕工業部提出我國卷煙商品要向低焦油混合型方向擴展以來,國際上主流的“混合型卷煙”一直被作為我國卷煙的擴展方向,但直到21世紀初,在我國卻始終水土不服、徘徊不進,占比僅在7%左右。
實踐出真知。立足中國國情,堅持自主擴展,“中式卷煙”被確立為民族卷煙品牌擴展方向。
撥雲見日,“中式卷煙”方向明、路徑清。但那些年我們走過的路並非彎路,它恰是一個孩子在學會奔跑之前,必經的跌跌撞撞。
改革,最終贏得擴展。“行政之手”與“市場之手”雙管齊下,攪動各方英豪競相登場。大刀闊斧地改,壯士斷腕地舍,勇往直前地進,率先為民族卷煙品牌擴展殺出一條血路。
2004年,“黃鹤樓(1916)”横空出世。盡管彼時全國高檔煙市場已形成以“中華”“芙蓉王”“玉溪”為主流,“利群”“蘇煙”等品牌緊隨其後,各地地產高檔煙品牌林立的格局,但以“難行能行”精神寫就聯合重組“18變1”、品牌整合“200變2”故事的湖北中煙,緊緊依靠科技力量,持續推動商品創新,最終達成異軍突起、後來居上,開創“淡雅香”品類。
2010年,“532”“461”品牌擴展戰略出臺,卷煙品牌競爭瞬間趨於白熱化。
旗幟一抖,千軍萬馬跟着走!工業工商産業滿腔熱情,富有激情,抓住時機,抓緊工作,爭相競逐、培育“532”“461”品牌。
傳統優勢品牌爭“執牛耳”,不斷刷新“百萬”“千億”紀錄。“中華”率先扛起“461”中“1”的重擔,打造“百萬千億”工程,並於2011年達成商業銷售額過1000億元。“雙喜”向“532”發起進攻,2011年粵滬喜結良緣,“雙喜·紅雙喜”銷量超過300萬箱。其他品牌當仁不讓,一時間,中國卷煙品牌百舸爭流。
卷煙新款競爭同期啟動,低焦卷煙、香型品類卷煙、細短中等卷煙你方唱罷我登場,呈爆發式增長。
2009年,“南京(炫赫門)”上市,引領細支風潮;2013年,“南京(雨花石)”進軍高端範圍,迄今“南京”牢牢占據國內細支煙市場“半壁江山”。
2012年,“貴煙(國酒香)”亮相,驚艷四座;數年後又以陳皮入煙,“貴煙(跨越)”成為明星單品,由此貴州中煙產銷規模、銷售收入和稅利指標均邁入工業前10名。
“黃金葉”突破,“荷花”盛開,“寬窄”風靡……品牌競爭一浪更比一浪高,專賣體製下的市場化取向改革焕發勃勃生機。
至“十二五”末,全國卷煙品牌從2001年的1183個減少到89個,“461”格局全面提前達成,“532”取得重大進展,重點品牌占卷煙銷量、商業銷售額比重達到80%和90%以上。
不能忘,從“一個方向”到“兩個整合”,從“三個轉變”到“四大核心”建設再到“五個上水平”,十數年原料、科技、管理、生產、專賣、銷售全方位工作基礎的不斷夯實,確保了“大品牌”基座的穩如磐石。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民族卷煙品牌崛起的背後,“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改革擴展,入之愈深,其進愈難。非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勁兒不可。
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個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特征的新階段到來,消費升級潮再度來襲。與此同步,煙草工業擴展環境、擴展條件、擴展內涵發生深刻變化,卷煙銷量拐點到來,進入轉型升級的蜕變期。
前進中的問題,要用擴展的辦法解決。煙草工業建設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努力推動工業高品質擴展,深入推進“大品牌、大市場、大産業”戰略,致力於培育10多個規模大、價值高、競爭力強的全國性品牌,帶動全產業鏈整體水平和中國煙草整體競爭能力持續提升。
重點品牌再度擔當起工業高品質擴展的攻堅先鋒、中流砥柱。直面消費升級挑戰,卷煙工業産業瞄準新的擴展目標,着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全力打造可以不斷升級的結構效益型品牌,民族卷煙品牌從“擴量”向“提質”,從“規模擴張”向“維持創新”轉型。
創新創新再創新,升級升級再升級!進入新時代,傳統優勢産業加入創新大軍,一手抓傳統商品維持,一手聚焦新款創新,憑借深厚積澱,在市場中绽放萬千華彩。以“中華”品牌“新三包”,“利群(西子陽光)”“雲煙(細支精品)”“白沙(精品三代)”等為代表的新款,攪動新款市場再上層樓,推動着民族卷煙品牌品質與價值並進,市場熱度與消費者滿意度齊升。
“只要消費者想到,我們就能做到;消費者沒想到的,我們也要替他們考慮到。”今天,對市場和消費者的尊重,早已深入中國煙草人的骨髓。
中華兒女多奇誌,敢教日月換新天。如今的中式卷煙核心技藝突出、風格特色鮮明,已真正贏得國人認可,民族卷煙品牌牢牢占據國內市場99%份額。當今的中國卷煙品牌,崛起於東方,令國外同行刮目,書寫了“當驚世界殊”的動人樂章。
以上便是香煙網小編為大家展現的對于民族卷煙品牌70年崛起之路 中國卷煙品牌自主擴展成效顯著的相關內容,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對於中國製造的相關信息更加了解呢,想要了解另外內容恭迎點擊:70年煙草變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煙草工業擴展綜述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