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綠,萬物復蘇,新一輪的春季義務植樹活動迎來了高潮。一顆顆樹苗帶着全國各地人們的希望,匯成了生態文明的片片“樹海”。
數十年來,中國大規模推動國土綠化與生態修復,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擴展為導向,綠色版圖不斷擴大,綠色擴展理念根植人心,迷人中國畫卷正徐徐鋪開,中國正進入生態文明新時代。
作為國之大企,煙草工業一直以來自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大局,為建設迷人中國添磚加瓦。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幾年持續努力,煙草工業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18年與2012年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由4418噸下降到889噸,降幅79.9%;化學需氧量由2532噸下降到932噸,降幅63.2%;氨氮由138噸下降到45噸,降幅67.3%;氮氧化物由4670噸下降到1417噸,降幅69.7%;煙塵排放量由1755噸下降到542噸,降幅69.1%;二氧化碳由259萬噸下降到183萬噸,降幅29%;廢水排放總量由2033萬噸下降到1279萬噸,降幅37.1%。2017年與2012年相比,有79家卷煙工廠淘汰了燃煤鍋爐,使用了清潔能源鍋爐。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中國煙草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一直努力探索實踐。
蚜茧蜂作用到上千萬畝的煙田,“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藝有效減少了煙葉生產中的農藥施用,煙葉品質更有保障;
工業最早提出“綠色工房”理念,卷煙工業産業最大限度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節省下大量“真金白銀”;
2018年7月,工業製訂印發《煙草工業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行動方案》,進一步強化源頭防控和過程監管,旨在不斷推進工業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開創綠色迷人煙草建設新局面,為國家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煙草工業更是義不容辭,繼續全力以赴。
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擴展綠色煙草農業。圍繞擴展方式轉型,加大煙葉生產全過程節能、減排、降碳力度,推廣煙田輪作、土壤保育、生物防治、地膜回收、清潔烘烤、節水節肥等良好農業生產技藝,有效降低資源消耗和對大氣、水、土壤的汙染排放,着力建設綠色循環煙葉擴展體系,使優質、高效、綠色、可持續成為煙葉產業擴展的主基調,推動煙草農業生產向特色化、綠色化、高端化邁進。
追求的綠色生產。將綠色策劃、綠色技藝、綠色製造、綠色管理、綠色循環利用等理念貫穿於卷煙生產的全生命周期中,達成環境影響最小,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獲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優化。積極擴展綠色煙草工業,要加強節能環保技藝、工藝、裝備推廣應用,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費,減少廢棄物排放量,推動達成廠房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
打造綠色循環的物流供應鏈體系。推行綠色建設,積極應用綠色節能環保新技藝、新裝備和新材料;倡導綠色包裝,繼續做好卷煙包裝箱循環利用,繼續推動塑料周轉箱在工商之間、商零之間的應用;開展綠色運輸,在中遠距離幹線運輸中逐步提高鐵路運輸占比,在公路運輸中逐步提高托盤聯運特別是紙滑托盤聯運占比,在車輛選型方面積極推進新能源車推廣應用。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擴展的根本大計”。如今,我國生態環境品質持續好轉,呈現出穩中向好的趨勢,生態環境保護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同時,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關鍵期,攻堅期。融入生態擴展,建設迷人中國,煙草工業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