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的印象就是,沒見過日本人抽雪茄,在日本也幾乎見不到賣雪茄的店,雪茄吧更是鳳毛麟角,機場免稅店更不談了,很是納悶。既然現在短居日本,便想一探究竟。
竊以為,一樣東西流行與否與眾多因素有關,比如:文化習慣、渠道阻暢、價錢香臭、消費觀念、有無替代等,而這些因素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的。舉個例子,消費者越理性,價錢越高就越會成為阻礙因素,卻會造就對替代品的追捧;不過在中國,也許情況恰恰相反。
在日本,雪茄會被征收國家煙草稅、都道府縣煙草稅、市區町村煙草稅、煙草特別稅以及消費稅,總計占到零售價錢的63.1%,遠高於啤酒、威士忌和汽油。
然而,放眼全球,像德國等煙草稅負在70%以上的國家也比比皆是,63%並非真正的價錢殺手。關鍵問題在於,日本沒有自產雪茄,都是進口,於是又有了20%(協定國16%)的關稅和每公斤13,244日元(分攤到每支雪茄上相當於再增加20%的稅金)的煙草特別稅,總體稅負上升到了73.64%。
即使流通環節完全無成本且零利潤,一支進口價不足7美元的雪茄到手時已經是180人民幣了,蒙特2號在日本就是這個價,茄友們可以自己在內心建立價錢體系。
日本大多地方都已經實行禁煙場所,並且罰款非常嚴重。而另一方面,雪茄有替代品嗎?渠道其實是個偽命題,沒有實體店、淘寶禁售的iQOS煙蛋在中國不照樣暗渠通暢?只要有需求,渠道就會跟上,禁令只是把地上經濟變為地下經濟而已。當然,在法治監管嚴格的地方,這種渠道還是會受影響的。
走了幾家日本實體店,大多不是雪茄專賣店,而是“順賣店”——以煙具煙絲為主,順便賣點雪茄。在這種情況下,店面就不可能是雪茄房結構,只能把雪茄放在保溫保濕的玻璃櫃中。
以上便是香煙網小編為大家展現的對于為什麼雪茄在日本不怎麼流行 日本不抽雪茄的原因分析的相關內容,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對於雪茄的相關信息更加了解呢,想要了解另外內容恭迎點擊:雪茄為什麼要慢慢地抽 雪茄的正確品吸方法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