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時代,對零售店店長提出了很多新要求。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店長,需要一路“武裝”自己,具備很多技能:熟練運用徽信、支付寶、釘釘等工具,懂得利用大數據收集、整理信息……緊跟時代擴展,不斷突破,在升級完善中練就零售經營的“全能型”人才,全能店長至此養成!
當下零售工業競爭日趨激烈,商品購買渠道豐富多彩,商品種類琳琅滿目,面對多樣的選擇,消費者的需求變得更加多元。因此,一店之長就需要懂點“讀心術”,讀懂顧客心理活動並“投其所好”,推銷顧客喜愛的商品,滿足顧客所需所求,才能真正把握商機。
“讀心術”之青銅段位:根據顧客年齡大小推銷商品。兒童好奇心強、喜歡模仿,他們往往喜歡購買新奇又好玩的商品,也喜歡購買小夥伴們都有而自己卻沒有的物品,針對他們的需求不妨備一些火爆的動漫周邊商品;年輕人具有巨大的購買潛力,可以多推銷一些潮流、時尚、新穎的商品;中年顧客成熟穩重、傳統理性,他們註重商品的實際效用、價錢和外觀的統一,可以推銷些大眾化、實用性的商品;老年人的消費觀比較成熟,消費行為理智,促銷、打折類的生活用品最能吸引他們。
“讀心術”之黃金段位:根據顧客衣着言行推銷商品。一個在生活方式上講究品位的人,穿着打扮往往比較整潔、時尚,言行舉止相對優雅,他們更註重品質消費、時尚消費和效勞消費。在通過初步的詢問並確定需求的商品種類後,可以推銷一些富有特色、顏值高、品質好的高檔商品。衣着打扮相對比較普通的人,更註重商品的實惠程度與性價比,零售顧客可以重點向他們推選大眾商品。
“讀心術”之王者段位:根據顧客動作表情推銷商品。“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此乃兵法中至高無上的原則。生活中,大家都希望遇到一個懂自己的人,而我們零售顧客就要做一個懂顧客的人。有些顧客存在“選擇困難癥”,面對繁多的商品猶豫不決、反復比較、左顧右盼。零售顧客應該敏銳觀察,及時根據他們的需求和購買目的給出合理的建議並詳細說明推選的理由,贏得顧客的信任。同時,將一些散稱的小零食和可以試用的小商品讓顧客親自品嘗、試用也是不錯的方法。
(江蘇盱眙縣局 朱永梅/文)
我是一名“90後”店長,在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負責經營一家超市。這幾年,大家都說生意不好做,但是我聽過一句話“不是生意不好做,而是你的生意不好做。”通過我的努力,我們這家店絕對是“這條街最靓的店”,而且幾年時間又新增了兩家分店。別人抱怨生意不好做,我們卻做得蒸蒸日上,這裏面的秘诀您需要聽我說。
店面陳列有大學問。我的老板是80後,我們的店員都是90後,年輕女孩愛美,我們把這種“愛美”也延伸到商品陳列上。店裏面不論是卷煙還是百貨,都是整齊幹凈、陳列美觀的。我們在陳列中還充分發揮了“黃金位置”效用,層級分明,突出重點。如今大街小巷店鋪林立,要突出重圍,首先就要在陳列上下功夫,在這點上,周圍的店鋪就落後我們一大截了。
收銀系統可不只是能收錢。我喜歡看新聞,了解時事變化。幾年前,我曾看到過對于7-11等知名超市的新聞報道,開始意識到大數據分析的重要性,收銀系統的作用可不只是收錢。商品通過掃碼銷售後形成後臺數據,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準確地掌握顧客的需求和喜好,也能夠區分不同商品的淡季、旺季。有了這些可靠的數據,我們在貨源計劃、訂購、增補方面更符合顧客的需求,減少了不適銷貨品的庫存積壓。這便是我們的製勝法寶。
“互聯網+”一個都不能落。網絡時代下,新興事物越來越多,稍不留神就會被淘汰,我一直緊跟擴展的步伐,店裏早已開通徽信、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為顧客供應便利。同時,我會主動邀請顧客添加徽信,通過徽信及時告知熟客我們非煙商品的優惠活動信息。目前,我們已經能夠達成非煙商品的徽信下單。我也正在思考如何推廣網上下單、降低商品配送成本,線上、線下更好地融合等問題,我還準備將店鋪加入美團、餓了麼等團購網站,我們的小店未來持有無限可能。
(四川廣元零售顧客 趙丹丹口述 鄭茜整理)
新零售是傳統實體店與互聯網相結合,線上線下齊發力的新型銷售模式。作為實體店店長不僅要提高銷售技巧,也要借用互聯網提升與顧客的互動溝通能力。
我有兩個徽信群,每個群都在四百人以上,大多都是周邊的居民。細算一下,如果這些人都是超市的顧客,產生的效益不可小觑。然而好友再多,如果不好好維持,就無法產生效益,如何能把這些群友變成顧客,我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利用晚上時間與顧客互動,擲骰子搶紅包,互動答題有獎,活躍群內氣氛,讓群友關註自己。
其次,我與有購買能力的群友私下聊天,了解顧客的喜好,並為群友建立個性化檔案,如果店裏有新款活動,我會根據不同顧客的喜好,製訂促銷活動,盡力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
再次,記住對顧客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日子,比如生日或者結婚紀念日等,當天單獨給顧客發紅包,加強與顧客之間的聯絡。
當群友成為顧客以後,我也會重點維持,除了熱情的態度,更會做好消費體驗,讓顧客在線上線下感受到同樣的熱情和真情效勞。當店長具備這些能力之後,不僅群友變成了顧客,而且會變成“粉絲”。
(山東龍口零售顧客 戰英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