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於對骆驼傳統的可可香味的痴迷,再加上對日煙一直有種莫名的好感,於是托了好友,從日本帶回來幾種不同的香煙,以滿足自己嘗百草的願望。這盒黑骆驼,便是其中之一。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類型 :烤煙型 | 焦油量 :8mg | 煙氣煙堿量 :0.8mg | 一氧化碳量 :8mg |
煙長:84mm | 過濾嘴長:25mm | 包裝形式:條盒硬盒 | 單盒(包)支數:20 |
包裝主色調:黑 | 包裝副色調: | 銷售形式:國產內銷> | 商品狀態:已上市 |
煙盒正面的圖案非常簡單,大面積黑色的基調,中間一只镂空的骆驼。煙盒下方,是日文的警示語。
日本黑骆驼的煙盒外觀,無疑是令我非常喜愛的。黑色,代表着恐怖和莊重。在這個煙盒上,它另外了一絲神秘的氣息。
生活在條件惡劣的沙漠中的這種動物,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不就是充滿了神秘的嗎。
正面盒盖頂部,一只小骆驼,後面是英文CAMEL BLACK。
底部除了有與頂部相同的骆驼logo和英文,還多了“賞味期限”。
這次好友帶給我的數種日煙,本來我是想留待日後再抽這個黑骆驼,但由於賞味期限的原因,所以必須先抽了它。
煙盒的一側,看得出來是德產。另一側10mg的理化指標,說明這煙至少於我是完全能接受的。
對於理化指標,熟悉日煙的煙友都知道一個有趣的狀況,日煙不僅有這種很常規的10mg指標,也有高達20mg以上的高焦,當然也有低至1mg的低焦。
日煙這樣的焦油含量種類繁多,適合不同需求的煙民選擇。
不像我們的國烤,為了降焦,於是就一刀切,除了影響口感,對於真正的降焦原因-身體健康,卻並未見有何起色。
拆開煙盒,翻盖處的錫紙上與煙盒一樣,印有骆驼logo和英文。我原以為既然名稱為“黑骆驼”,煙盒又是黑色的,那麼盒內的煙支煙嘴也差不多應該是黑色的。
但取出煙支,它卻是傳統的黃色雪花煙嘴,濾紙與卷紙的連接部印了只銀色的骆驼。
煙支的嗅香,有骆驼傳統的可可香味,但與美產相比,淡了許多,這令我有些小小的失望。
曾經抽過的No.9,也是黑色基調的外觀,那濃郁的可可香味就令人難忘。當然,它是美產,沒有哪個地區生產的骆驼能與原產地的骆驼相提並論。
點燃吸入,除了典型的混味,還能體會到骆驼傳統的香氣,但是與它的煙支嗅香一樣,可可香氣無疑淡了許多。
這樣的味道不免令人想到了相對廉價的中免八角骆驼,當然這個想法也只是在大腦中一閃而過,就如他們的價錢一樣,不可同日而語。
也許是它黑色神秘的外觀令我過於向往,在剛開始吸入此煙之時,不免令我有些失望。繼續第二口品之,骆驼香氣較第一口濃郁了些許,於是心情也沒那麼失落了。
10mg的理化指標,於我來說滿足度剛好,那種外混相對國烤更強烈的刮喉感不大不小,吸阻也很適中。
在接下來對此煙的品吸當中,愉悅感逐漸增強,不知不覺,一支煙便已燃燒殆盡。此煙的燃燒應該是稍快了點,若在抽煙的過程中多說幾句話,煙支便會燃去一截,與美產畢竟不同,也許煙絲中並沒有FSC。同其它外混一樣,黑骆驼抽完後嘴裏余味也比較幹凈,令人不由得會產生繼續再抽一支的欲望。
我覺得外混大部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抽完後嘴裏的余味相對國烤,幹凈了許多。以前曾聽人說過,抽了外混,就抽不慣國烤,因為再抽國烤就是滿口焦油臭味。
當然這樣來說不免誇張了,就拿我來說,外混抽得再多,終究會回到國烤上來。外混於我,只是調劑。這個日本的黑骆驼同樣如此,雖然之前對其無比向住,我也只讓好友給我帶了一盒,單純的目的:嘗鮮罷了。
對於品吸,之所以剛一開始會略顯失望,還是緣於對此煙過於向往,由此可見,原產的美混的美味,已經在心中根深蒂固。其實對於抽煙,懷着顆平常心就好。
本文系煙友原創評測,記錄當時品鑒感受,個人喜好不同,僅供大家參考!想要了解另外內容請點擊:芙蓉王閃帶好抽嗎 芙蓉王硬閃帶75mm口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