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控製吸煙條例》從2015年6月1日正式實施至今,剛好兩年。在此兩年裏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也暴露了很多問題,執法取證難、人力有限,處罰力度似乎也未能真正“與國際接軌”。北京市有 400 多萬吸煙者,而持有衛生執法證的監督人員才不過 1000 余人。為此,業內人士呼籲,應由包括工商、食藥監部門、商務委等在內的多部門聯合執法共擔責任。
其實,掐滅煙民手中“煙頭”的招數有很多,不過很多都是治標不治本。筆者認為,有一項措施可以標本兼治,那就是提高煙草的稅收和價錢——這是一項世界上公認的最具有成本效應的控煙措施,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選的最為有效的控煙策略。
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提高煙草稅來達成控煙,包括發達國家和擴展中國家。調查研究顯示,卷煙消費稅如能提高 2 倍,卷煙零售價錢可增加約1倍,而卷煙消費將至少降低 30%,同時還會增加國家稅收。提高煙草的價錢,是減少各個階層吸煙人群,尤其是低收入群體和未成年人煙草消費的有效和重要手段。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煙草製品的消費稅率要提高到占零售價錢的 70%以上,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有效的控煙作用。 我國自 2015 年 5 月 10 日起,將卷煙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 5%提高至 11%,稅率提高了 6個百分點,並按 0.005 元/支加征從量稅。此次調整後,彙總自然增長、結構調整等因素,終端零售環節的卷煙平均價錢比 2014 年提高10%以上。香煙價錢上漲的部分最終還是被轉嫁給了消費者——有不少收入不高的煙民迫於經濟壓力,可能會逐漸減少吸煙量,最終戒煙。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煙草價錢每增長 10%,放棄吸煙的成年煙民增加 3.7%,放棄吸煙的青少年煙民增加 9.3%,而這一數字在擴展中國家要翻一番。如果繼續提高煙草稅,煙草價錢增長 20%或者另外,放棄吸煙的煙民數量將十分可觀。
讓吸煙者掏另外的錢以幫助他們戒掉吸煙壞習慣,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當然,提高香煙價錢,吸煙者肯定反感反對。事實上,不論是被動放棄吸煙,還是主動戒煙,對煙民尤其是煙瘾大者來說都不是件愉快的事。但提高香煙價錢確實是讓煙民放棄吸煙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既然其他措施都不管用,為何放着管用的法子不用?其實,提高香煙價錢的本意不是為了增加吸煙者的購煙支出,而是為了保護吸煙者的身心健康——從這個角度來講,吸煙者應該對提高香煙價錢予以理解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