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拉開了人類近代史序幕。從16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到17世紀荷蘭,18世紀法國、英國,歐洲列強相繼進行了大規模的海外擴張和殖民地爭奪,打破了幾大洲過去長期隔絕的歷史,帶來了大規模人員、動物、植物的跨洲交流和貿易。煙草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伴隨着歐洲列強的足跡,滿足着殖民帝國的需要和偏好,從美洲大陸走向世界,最終成為全球性重要經濟作物和普遍消費品。這一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批批西班牙探險隊為了尋找香料、金銀寶藏和礦山抵達美洲,對美洲大陸進行了長達20年的查探和隨後30年的征服。西班牙人最先發現和認識了煙草,一些早期探險者和水手從印第安人那裏學會了吸煙。
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根據西葡條約,在南美開拓了巴西殖民地,也較早地接觸到了煙草。在最初的幾十年中,煙草並沒有引起人們很大關註。但在與土著印第安人長期接觸中,在無數次艱難探險和越洋貿易中,越來越多的歐洲早期探險者、水手、沿岸小商小販從好奇到嘗試,從偶爾到經常,漸漸形成了吸煙習慣。久而久之,煙草作為新大陸發現的一種新奇植物,吸煙的新奇行為及其藥用功效,逐漸引起了歐洲人的關註和興趣。
煙草首先傳入歐洲。最初,煙草是作為一種“藥草”,吸煙是作為一種治療方法開始傳播的。西班牙、葡萄牙人最先開始種植和使用煙草。16世紀50年代傳入法國、英國,60年代傳入德國、意大利,隨後傳入其他地區。這裏最著名的例子是,當時法國駐葡萄牙大使將煙草寄給法國王後治療頭痛病。煙草中的“尼古丁”就是以這位大使名字命名的。當時在英國需要憑醫生處方到藥店購買煙草。煙草傳入後,因其神奇的療效作用,迅速受到皇宮貴族青睐,先是在上流社會流行,被視為治療百病的靈丹妙藥,後來逐漸演變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消遣品。
煙草在當時的歐洲社會,既受到社會名流追捧、醫藥家推崇、文人墨客贊誉,也不斷受到來自統治者、宗教和醫學的質疑、反對,甚至禁止。但最終煙草以其不可抗拒的“魔力”,克服各種障礙,成為了大眾嗜好品。煙草在其他地區的傳播是,西班牙人在1571年征服菲律賓後,最先將煙草傳入菲律賓,到達亞洲。
隨後在1600年前後中國福建商人又從菲律賓將煙草帶入中國。16世紀末、17世紀初,葡萄牙人在開拓亞洲、非洲航海貿易時,先後將煙草帶到亞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日本,帶到中東的土耳其、伊朗,帶到非洲的南部海岸沿線。葡萄牙人在煙草傳播中發揮了更大作用。
17世紀中葉以後,荷蘭、法國、英國等新興帝國,又進一步將煙草傳播到西非、俄羅斯等更廣泛地區。煙草在亞洲、非洲的傳播流行與歐洲有着大體類似的經歷,既有熱愛和贊美,也有質疑和反對,程度有所不同。
由於這些地方比歐洲更適宜種植煙葉,傳播和流行速度更快,各地都大約只用了一代人時間,就形成了普遍吸煙習俗。到1700年前後,歐洲人將煙草帶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時,煙草就真正成為了全球性作物、全球性流行消費品。
煙草傳入歐洲後,先是以煙鬥方式吸食,18世紀開始流行鼻煙,19世紀又流行起雪茄。歐洲人在傳播煙草的同時,也將各種吸食方式帶到了世界各地。
在不同的社會經濟文化、地理氣候條件下,各地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煙草消費習俗。如東亞的旱煙、中東的水煙、北美的嚼煙、非洲的鬥煙。到後期,各地各種不同消費方式都有一定比例的存在。
在當時全球農業經濟背景下,一直到19世紀中後期,各地消費的主要是鬥煙、鼻煙、嚼煙、雪茄煙;加工方式普遍是手工作坊,只是規模大小、效率高低上有些差異;除美洲種植園生產外,大多數地區都是小農生產、自產自銷,或小規模集市交易;各地種植的品種一直還是從美洲引進的古老品種;調製煙葉也一直是沿用晾、曬、明火熏烤這些古老方法。
300多年間,全球煙草種植業、加工業,煙草製品及其消費,雖有不斷改進和擴展,但總體上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各地煙草業差別也不大,基本上都處在小農、小手工、小作坊經營狀態。
以上便是香煙網小編為大家展現的對于煙草是怎樣傳播到世界各地 煙草的發源和傳播過程展現的相關內容,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對於煙草發源和傳播的相關信息更加了解呢,想要了解另外內容恭迎點擊:買到假煙怎麼辦 為什麼售賣假煙的煙草商店越來越多?